预计2021年以去库为主要逻辑大概率实现油价重心上移 从去年4月起,原油市场从“至暗”时刻走出,在需求的缓慢恢复和OPEC+主动收紧供应端维持的“弱平衡”下价格中枢发生明显上移,年度均价和主要价格区间较2019年(57美元/桶、44—66美元/桶)最终缩小至15美元/桶上下。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并未跟随2020年过去,但疫苗的出现给新的一年带来希望。从供应端来看,沙特2月、3月减产100万桶/日的意外举动已令近期油价下方支撑上移,在OPEC+继续主导的市场里,预计2021年以去库为主要逻辑大概率实现油价重心上移。全年来看,需要关注三方面的博弈。 疫苗接种和疫情的博弈 疫苗接种与疫情的博弈将决定全球经济需求恢复路径,目前多国疫情进入加速传播期,在这场疫苗接种与疫情的赛跑中,全球抗疫行动面临三个层次的问题: 一是全球疫苗产能缺口逐渐缩小,但近期仍供应短缺。以疫苗注射两针作为标准,需要100亿—130亿剂疫苗实现群体免疫的目标(以70%—90%的疫苗覆盖率作为基本条件)。乐观预期获批上市疫苗在2021年合计达到105亿—125亿剂的产能,但由于疫苗生产线从建设到实现生产仍需一定时间,因此短期内疫苗短缺问题难以避免,同时实际产量较难覆盖全球群体免疫所需数量。 二是欧美地区新冠肺炎病例激增拖累疫苗接种进度。已采取严格封锁措施的英国正经历疫情最糟的几周,医疗服务体系面临需求攀升和死亡人数持续激增的困境,该国政府计划延迟第二针疫苗接种间隔时间以缓解供应紧缺问题。同样面临疫苗紧缺困境的德国和丹麦也在权衡是否效防英国的做法。而美国疫苗接种进度严重滞后,据路透消息,截至1月24日,联邦政府已提供2185万剂疫苗注射,全国共有1850万人参与接种,但仅321万人完成两剂疫苗接种,与此前联邦政府承诺的2020年年底前2000万人完成接种的目标相去甚远。相比假期、冬季风暴和疫苗接种意愿,确诊人数的激增因为不断占用医疗资源,成为拖累疫苗接种进度的主要原因。 三是发达国家超额订购拉大疫苗分配差距拖累全球经济重启风险。早先由世卫组织领导,旨在确保疫苗能迅速、公平分配的项目的COVAX(新冠疫苗实施计划)宣布落实20亿剂疫苗合同目标,可以实现到2021年年底参与项目的190个国家能够获得足够覆盖其20%人口的疫苗,但高收入国家与制药公司之间的协议导致其计划进展缓慢。上月美国杜克大学表示,发达经济体普遍存在超额订购现象,总计已订购90亿剂,其中人口不足4亿的美国已订购26亿支。然而,低收入国家比如尼日利亚由于国内资金缺口和疫苗供应不足需等到2024年才能获得。疫苗分配差距将严重拖累这些国家的经济重启,同时,接种差异会扰乱全球经济复苏格局和全球抗疫进程。 随着问题逐渐浮出水面,2021年经济复苏或许并不如预期中乐观。1月世界银行组织将2021年全球GDP增长预期下调0.2个百分点至4%,并警示在感染率持续上升和疫苗接种延迟的不利情况下,经济增速可能被限制在1.6%。 OPEC+面临的博弈与矛盾 本月OPEC+艰难达成小幅增产协议,沙特自愿减产100万桶/日令协议实际上变成减产,国际油价受益于供应短缺预期集体走强。由于2020年美国油气上游开采成本大幅削减,2021年美国原油产量或趋稳于1100万桶/日,因此全年来看,OPEC+的产量政策将主导油市供应端,预计OPEC+在2021年主要关注两个方面: 一是供应与需求间的博弈。OPEC+自2020年4月以来增加会议频次并主动改变产量计划,通过更为灵敏和及时的供应调整配合原油需求的变动,从而实现维持国际市场价格稳定的目的。而后疫情时期的原油需求恢复节奏放慢,并且面临被疫情反复冲击的风险,“紧平衡”下的供需博弈将有所加剧,但当全球疫苗普及度提升令需求恢复前景更加明朗,油市脆弱的“弱平衡”格局有所改善,OPEC+所面对的博弈压力料得到缓解。 二是OPEC+的产量矛盾。一方面,原油需求短期走弱时,对于以原油出口作为主要财政收入的OPEC国家而言,市场份额和原油价格如同“鱼和熊掌”,令减产稳定油价和抢占市场份额的抉择过程更加艰难。OPEC+放弃部分产量能提升油价,但边际收入并不保证能增加,而非OPEC+产油国却能在搭高油价的“便车”时增产增加边际收入;另一方面,以沙特为代表的OPEC成员国所需财政收支平衡油价较联盟中非OPEC产油国更高,更难承受“价格战”的后果,因此OPEC在维持OPEC+内部团结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主要体现在减产方面)。整体来看,为换取OPEC+内部团结,OPEC面临市场份额同时被非OPEC+产油国和该联盟内部产油国侵占的可能,预计随着需求恢复将缓解这一局势。 美元的多空博弈 原油价格和美元长期上保持较强的负相关,因此研究包括原油在内以美元结算的大宗商品需要对货币因素进行预测。目前多数机构对美元弱势运行形成共识,主要因为疫苗上市后2021年全球经济大概率实现共振式复苏令避险情绪逐渐消退,叠加美国“双赤字”导致通胀风险削弱购买力的预期影响。 与此同时,仍有一些影响因素可能导致美元走强的因素存在,第一个是疫情的不确定性,海外疫情仍在发酵、国内疫情近期不确定性有所升温,同时全球感染率及病毒变异影响现有疫苗有效性可能导致全球经济复苏面临再度推迟的风险,因此美元避险存在需求回升可能。第二是美元也反映了美国的经济形势相对强弱(包括预期),目前美国疫苗订单量全球最多、远超其覆盖国民所需剂量,同时相比欧洲国家还有辉瑞和Moderna等疫苗的优先供应承诺,预计随着全球疫苗接种高峰期到来,如果美国疫情控制早于欧洲将加强市场形成美元经济复苏快于欧洲的预期,届时美元将有所受益。 短期上,美元在“大水漫灌”与疫苗缓和避险情绪的影响下偏弱,但全年来看,疫情导致美元避险需求仍有潜在提升空间,叠加美国在疫苗数量和获得时间上的优势、经济复苏可能快于欧洲的预期或令美元走势出现阶段性回升。 综上所述,我们仍然坚持原油价格中枢上移的观点,上移幅度主要取决于需求端疫情和疫苗间的博弈以及供需间博弈后的去库力度。路径上,一季度供应短缺和美元弱势将支撑油价偏强运行,但随着市场格局从供应短缺走向供需平衡,叠加美元可能在疫苗接种高峰期到来有阶段性走强预期,油价维持单边偏强难度较大,全年或以区间运行为主。价位上,WTI原油大概率在40—45美元/桶区间有较强支撑,由于需求恢复有限且库存高企或较难突破2019年高点,因此在60—65美元/桶面临较大阻力。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油价上方的压力也会随着价格向压力区间的靠拢而逐渐增大。所以,需要以价格重心抬升、振荡渐进式上涨方式对待油价,不宜过分追涨。 null
疫情之下,中国煤炭大区内蒙古自治区的情况如何?24日,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给出的答案是,2020年煤炭产量达10.01亿吨,与上年基本持平。 疫情之下,内蒙古坚持把煤炭保供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来抓,据内蒙古能源局消息显示,尤其是2020年10月以来,各项增产保供措施效应逐步显现,内蒙古煤炭日产量保持在320万吨左右,较2020年前三季度日均增加近60万吨。 2020年,作为内蒙古煤炭主产区的鄂尔多斯和锡林郭勒,煤炭日均产量超过去年同期水平,保障了中国煤炭市场稳定供应。 值得提及的是,疫情之下,官方持续推动煤矿复工复产,取得了很大成效。 据介绍,2020年,内蒙古还先后办理了26处煤矿的采矿、用地、林草等手续,在持续推动煤矿复工复产方面,2020年10月以来内蒙古新增生产煤矿30处(产能合计1.1亿吨/年),加快释放了优质先进产能。 内蒙古能源局消息显示,2016年至2019年,内蒙古向东北地区合计供煤近5.5亿吨,确保了东北地区人民群众温暖过冬。2020年以来,内蒙古增加鄂尔多斯向东北地区煤炭供应,数据显示,2020年内蒙古向东北地区供煤1.4亿吨,与2019年基本持平。(完) 山西省2020年原煤产量10.63亿吨,先进产能占比达68%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0年,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完成38.4亿吨,其中山西省产量为10.63亿吨,产量超过内蒙古重新成为第一大产煤省份。近些年,山西省煤炭产业优化升级成效显著,煤矿数量减至890座,先进产能占比达到68%。 记者日前从山西省能源局了解到,“十三五”期间,该省大力优化能源产业结构和煤炭产业升级,着力提升煤炭供给质量,推进煤炭绿色开采。过去5年,该省煤炭产量46.95亿吨,与“十二五”产量基本持平,累计每年化解煤炭过剩产能15685万吨,去产能力度规模全国第一。 山西省扎实推进煤矿减量置换、减量重组。“十三五”期间,全省确认了282座煤矿产能置换方案,先行先试煤矿减量重组,已批复6批44个减量重组方案。“僵尸企业”稳妥处置。全面排查、处置出清“僵尸企业”26个,产能2405万吨/年,先进产能占比稳步提升。 同时,山西省加快推进煤炭绿色开采,推广应用岩巷快速掘进、无煤柱自成巷开采、薄煤层开采等先进技术,有序推进不可利用矸石全部返井、井下矸石智能分选、充填开采,煤与瓦斯共采等试点工程建设,共有55座煤矿进行绿色开采探索实践。 null
近日,在华盛聚碳酸酯项目推介会上,海南省东方市副市长张裕辉说,华盛聚碳酸酯项目是省重点项目和东方市重点引进的高新材料项目,填补了海南高新材料产业空白。该项目建成投入运营后,将进一步夯实东方临港产业园的基础,助推东方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东方临港产业园东至西线高速公路、南至通天河北侧、西至海边、北至八所港。总规划面积39.38平方公里,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5.76平方公里。海南华盛集团引进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在该园区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单体PC装置,生产绿色环保、低碳先进的PC产品,延伸了我省石油化工新材料产业链,符合海南产业发展方向。 该项目的原料尿素、甲醇、油气及丙烯腈由东方临港产业园内的石化企业直接供应。原水、蒸汽、天然气均可从园区电厂、水厂及园区石化企业获得。项目二期的液氨、氢气等副产品直接供应给园区内的其他企业,实现资源循环共享。 “该项目全部建成后,等于再造一个东方临港产业园。”东方市工科信局局长蒙勇说。海南华盛集团将坚持产业配套协同、产品绿色高端的一体化发展路线,计划完成投资175亿元。 项目将高标准建设的内容有:以园区自有尿素、甲醇为原料,建设两套10万吨/年DMC装置、两套22万吨/年DPC装置;以丙烷为原料,建设一套60万吨/年丙烷脱氢装置、一套40/24万吨/年苯酚/丙酮装置、一套40万吨/年聚丙烯装置、两套24万吨/年双酚A装置和两套26万吨/年PC装置,并向下游产业谋划PC改性,形成10万吨/年PC合金的产能规模。 两期项目总投资175亿元,将形成年产值200亿元、引进岛内外高学历人才千余人、创造就业机会3000余个的效益,相当于再造一个东方临港产业园。 项目建设直接推动东方临港产业园产业链向下游延伸,这为产业园构建甲醇、聚碳酸酯、丙烯腈等完整产业链,把东方临港产业园打造成千亿级产业园区奠定坚实基础。据了解,东方临港产业园将进一步完善相关设施,着力建链、补链、强链,加快建设资源共享、竞争力强、产业配套、绿色高端的产业园区。 null
据报道,SK Advanced计划于2021年3月在韩国蔚山启动新的PP工厂。 该PP工厂是PolyMirae和SK的合资企业,采用利安德巴塞尔的“Spheripol”工艺,年产量为40万吨/年。 该装置将利用SK在同一综合体的60万吨/年PDH装置的丙烯产出。预计新PP工厂投产后,SK的丙烯出口分配量将减少。 null
当前行情简析截止到21日,国内冰醋酸市场持续走高。整体来看,各地报价较20日上扬,较上周均价大幅上涨。随着河南顺达装置意外停车,供应面再添利好,江苏装置恢复运行后负荷又降为8成,加之天津碱厂等多个装置尚未恢复,当前市场流通量仍处于低位,且下游受气氛提振,交投更加热烈,需求有所回温,市场行情受到推涨。企业动态企业装置方面,利好方面,南京塞拉尼斯装置昨日降负至5成,华东供应更加紧张;江苏索普装置经过1月8日的停车后,虽于上周末重启,但目前负荷降为8成左右;华鲁恒升装置近期负荷都为8成,日产1400吨左右;天津碱厂装置自上周负荷逐渐下降至停车后,当前仍未重启消息;建滔焦化装置1月3日降负运行后,当前负荷尚未提高;河南顺达装置上周末发生意外停车,停车时间尚未明确。整体来看,前期减少供应的企业多数尚未恢复,当前又有南京方面的装置降负,华南、华东、华北等多个市场本就不充裕的货源更加紧缺。企业库存方面,一月中旬,国内冰醋酸企业库存下降。其中华北、山东、华东、其它地区库存提高,西北、华中地区库存下滑。与1月11日相比,国内冰醋酸企业库存总量减少15.87%,库存开始下降。下游产品截止到1月21日,醋酸下游产品基本为走高状态。其中醋酸乙酯、醋酸丁酯、醋酐市场行情出现大幅上扬,醋酸仲丁酯市场行情暂稳运行,醋酸乙烯市场则下滑明显。醋酸乙酯市场上行,受原料面醋酸强势行情的支撑,成本面支撑偏强,工厂出货较为顺利,下游询盘气氛较好,行情推涨。醋酸仲丁酯市场高位偏稳,原料面的行情仍然支撑产品成本,市场现货供应不多,厂家出货压力不大,下游需求刚需为主,整体气氛暂稳。醋酸乙烯市场出现走低,工厂装置较为稳定,受制于终端需求清淡,当前市场交投气氛不佳,行情整体偏弱。后市预测后期来看,供应方面,随着华东、华北等地区的装置降负及停车,市场当前供应已经出现缺口,在南京装置又出现降负的情况下,预计后期供应面保持利好。需求方面,下游产品整体呈现上行的趋势,年前部分终端工厂有备货操作,交投情况尚好。预计近期醋酸市场高位运行。
一、当前市场情况进入1月,终端需求转淡,双氧水开启下跌模式,南北市场仍存在一定差异,目前北方市场高价退市,价格横盘整理为主,南方部分地区资源供应表现偏紧,浓品价格提涨。据广化交易监测数据,截止1月19日,27.5%双氧水主流市场均价1474元/吨,价格上周末上涨0.68%。1、北方市场:北方市场上周山东、河北地区周初连续下调,幅度在20-100元/吨,主要受运输受限,水企出货不畅库存积压影响,后半周受收到新龙、鲁西部分装置降负/停车支撑,在需求量没有增量的情况下止跌企稳。至本周,供应端鲁西停车装置存复产预期,加之新龙装置提负,商品量供应有增加预期,需求端纸厂及己内酰胺刚需采买,交投氛围相对平稳,业者挺价出货为主。2、南方市场南方市场江浙皖地区供需基本维持平稳,水企平稳出货,价格高位震荡,受下游博汇纸厂需增加支撑,低端小幅补涨30元/吨。华中地区地区内稀品多平稳,浓品受华南地区货紧影响价格坚挺,个别低端价格小幅提涨;华南地区前期供应端田东盛达、广西柳化装置检修,现供应基本恢复正常,市场走稳为主。西南地区供应端得水源装置复产,高端价格成交乏力,逐步回归平稳。3、供需市场关注重点4、装置开工:数据来源: 广化交易双氧水市场主要装置开工负荷较上周提升1%,在84%左右。主要受北方地区装置复产提负影响。二、需求影响分析己内酰胺市场价格开始反弹。主要受下游需求转好,且局部供应表现略紧支撑。后市来看,己内酰胺供需局面基本维持平衡,北方地区受卫生事件意向,下游备货情况相对谨慎,预计后市己内酰胺下行空间有限,短期内维持盘稳的可能性较大。造纸方面,本周纸浆价格维稳为主。国产纸浆厂基本维持供需平衡,浆厂开工延续上周平稳运行,节前厂内库存小幅累积,价格受进口纸浆涨跌的影响较大。文化用纸受纸浆及其他造纸原材料增长、纸厂采购成本增加,纸企报价坚挺,但下游需求较为疲软,多观望市场为主;生活用纸市场稳中偏强,短期内仍呈上行趋势;包装纸木浆价格上涨,成本面支撑力度增强,但市场交投开始转淡。预计下周纸浆市场延续高位行情为主,另外下游原纸再次涨价也将为浆价提涨带来支撑。三、市场价格情况四、后市行情预测综合来看,水企装置未来一周的装置开工情况进本维稳。重点关注山东检修装置复产、广西新装置投产、以及华东市场下游环氧丙烷装置开车情况,这三个方面的动向将影响当地市场的供需面变化。预计后市短期内北方供应增加利空市场,南方需求增量利好市场,市场视情况灵活调整。
临近年关,烧碱市场也开始出现“异象”,1月5日江苏富强新材料公司氯碱装置正式开车,且产品销售价格要低于当地市场价,本来就不景气的市场再次“雪上加霜”;在市场处于颓势的情况下,山东地区主力片碱厂家价格涨幅高达13%;受河北疫情影响,北方氧化铝价格上涨。山东主力厂家及氧化铝价格上涨,能否给当前烧碱市场带来契机,最终还是得要看市场供需的实际情况,现主要来了解下当前氧化铝市场的基本情况。当前氧化铝市场基本行情分析今日,国内氧化铝市场上行为主,山东地区价格上涨60元/吨,山西地区价格上涨40元/吨,河南地区价格上涨30-70元/吨,广西地区价格上涨100-110元/吨,贵州地区价格上涨70元/吨。目前,山东地区主流价格2400-2440元/吨,山西地区主流价格在2380-2420元/吨,河南地区主流价格在2380-2420元/吨,广西地区主流价格2360-2400元/吨,贵州地区主流价格在2330-2370元/吨。随着冬季寒冷天气的到来,国内多地疫情反复,尤其是河北石家庄市藁城区全域升级为高风险地区,河北疫情防控升级。受此影响,河北省内多条高速公路实施车辆劝返、关闭等临时管制措施。与此同时,山西部分高速也开始实行管制措施,部分运输线路受阻,加之节前备货增加,北方地区操作积极带动其他地区价格上涨。据爱择咨询信息,目前氧化铝建成产能8865万吨,运行产能7205万吨,较12月增加了40万吨,开工率在81%左右,与12月底相比提升了6%。从当前市场情况来看,北方地区运输受限是影响氧化铝价格上涨的主要因素。另外,加之动力煤价格上涨,氧化铝成本小幅增加,这都对当前氧化铝市场形成一定有利支撑。鉴于此,预计近期国内氧化铝市场稳中上行的可能性较大。综合当前供需面来看,氯碱行业开工仍处于高位在84%左右,下游氧化铝开工近期虽有所提升,但从1月份氧化铝签单情况来看,对烧碱市场难有支撑,其他下游工厂受疫情影响或将提前放假,需求将再度减少。整体来来看,烧碱市场颓势难改,春节前市场仍将不容乐观!近期国内烧碱市场行情简析一、液碱市场本周,国内液碱市场弱势下行为主,江浙、内蒙、陕西等地区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调。山东地区企业装置开工稳定,货源供应充足,下游需求一般,近期液氯价格维持低位,当地部分工厂开工有所下降,供需面改善不大;江苏地区由于当地富强新材料公司开工销售价格要低于当地市场价,形成一定冲击,当地液碱价格随之走跌,幅度在30元/吨左右;浙江地区受江苏地区冲击,当地价格也随之走跌;内蒙地区价格再次下调50元/吨(折百),价格再创新低,当地企业多处于去库存状态,加之价格已处于低位,继续下行空间有限;陕西地区企业出货压力大,加之此次氧化铝签单价格下调,当地液碱价格也随之走跌;华南地区市场供需面改善不大,价格暂稳;其他地区价格基本上保持稳定。截止1月13日,国内主流地区液碱市场参考价格如下:当前液碱市场供应过剩局面短期内难以缓解,企业出货压力不减,市场利好支撑有限。鉴于此,预计近期国内液碱市场仍多弱势运行为主。二、片碱市场本周,国内片碱市场稳中偏弱运行为主,西北地区个别厂家价格有所下调。目前,内蒙地区主流价格在1500-1550元,实际成交价格要低50元/吨左右。从地区来看,内蒙地区部分厂家已减少生产线,但整体市场开工正常,部分厂家出货仍存压力;山东地区主力厂家价格大涨250元/吨,价格处于高位,据了解一方面是由于装置减产导致供应减少,另一方面是近往华南地区尤其是广州地区销售的量比较大,受到两方面的利好支撑导致本周价格大幅拉涨。另外,据了解,由于当前液碱价格处于低位,加之受疫情影响部分交通受到影响,1月份氧化铝签单片碱的量也不理想。综合供需来看,当前片碱市场依旧处于供大于求的局面,下游多按需采购为主,囤货意向不要,业内人士多持观望心态。截止1月13日,国内主流地区片碱市场参考价格如下:当前片碱厂家装置开工稳定,供应充足,虽然氧化铝开工有所提升,但不能立即反映到片碱市场上来,加之受疫情影响部分地区交通运输受限,且部分下游工厂将提前放假,市场利空聚集。鉴于此,预计短期内国内片碱市场仍多弱势运行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