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欢迎来到化工易!化工易加您更精彩
  • 登录
  • VIP定制
  • 客服热线:020-82000251
化工网
  • 所有货品分类
  • 首页
  • 供求大厅
    • 供应信息 求购信息 化工圈
  • 行业资讯
    • 资讯首页 行业聚焦 产品资讯 产品评论
  • 专家专栏
  • 化工指数
  • 化工地图
  • 数据中心
  • VIP定制
    • VIP专享 服务内容 服务流程
  • 资讯首页
  • 行业聚焦
  • 产品资讯
  • 产品评论
  • 国内聚乙烯管材专用料的发展概况

      目前,聚乙烯(PE)管材已成为在聚氯乙烯(PVC)之后,世界上消费量第二大的塑料管道品种。由于PE管材具有突出的耐化学腐蚀性、耐低温性、耐热和耐磨性、焊接性能好、对输送介质无污染、使用寿命长、制造安装费用低等特点,被广泛地应用于市政工程建设、农业生产以及石油化工等领域。  中国市场PE管材料主要集中在给水管、燃气管、地暖管等领域。随着国内石化企业在管材料研发投入的加大,不断推出新的牌号,产量也逐年增加,基本能够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  虽然在总量上能够满足现阶段的需求,但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燃气管、地热管等领域,对外依存度仍然较大,高质量的原材料进口占比较大,需要进一步完善这些领域国内的供应能力,提高国产料供应量和市场竞争力。  按照国际标准ISO9080—2012和ISO12162—2009将PE管材分为PE32、PE40、PE63、PE80、PE100、PE112以及PE125等级别,目前市场上以PE100级管材料为主。  2019年,国内市场PE管材的产量约为244万t,同比增长15%,其中PE100级管材产量为186.9万t,地暖管产量为13万t,燃气管材料为8万t。  1、给水管材料  PE管材具有卫生性好、利于环境保护、柔韧、可熔接、铺设方便经济、使用安全可靠等优点,在室外给水领域获得了快速发展。根据国家标准GB/T13663.1—2017《给水用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1部分:总则》的要求,应采用黑色或蓝色的混配料。  对于饮用给水管,管材的颜色为蓝色或者黑色管材加蓝条。虽然国家标准规定给水管应采用混配料,但是目前国内聚乙烯给水管多采用本色料加炭黑色母料的方法来生产。目前我国给水管材原料企业主要以生产本色PE100级专用料为主,少数生产PE80级及PE63级管材料。  2、燃气管材料  由于聚乙烯管材具有良好的快速裂纹传递抵抗能力,使其成为城镇中低压埋地燃气管材的首选材料。  根据国际标准ISO4437—1:2014《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材(PE)-公制标准-规范》和GB15558.1—2015《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的要求,生产燃气用埋地聚乙烯管材的原料应采用混配料,其中PE100级树脂的颜色为橙色或者黑色,PE80级树脂的颜色为黄色或黑色。  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实施能源结构调整计划,充分利用天然气资源,大幅度提高天然气在能源中的比例,特别是城市能源要大部分转换为天然气,聚乙烯燃气管道的市场潜力开始显现。  在2019年3月19日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石油天然气管网运营机制改革实施意见》。随着《实施意见》通过,中国天然气管输改革逐步推开,天然气管网的建设也会与之形成配套,进而对塑料燃气管道原料的需求也会有一个持续的增长。  在国内,齐鲁石化公司、上海石化公司、燕山石化公司、扬子石化公司和独山子石化公司均已开始聚乙烯燃气管材专用料的开发工作,但是量产的只有上海石化公司的YHG041T和独山子石化公司的TUB121N3000B。  目前,安全问题重大,对燃气管的质量要求非常严格,燃气行业对专用料品牌的质量与信誉度极为重视,全球高端燃气生产商均把欧洲PE100+协会产品目录作为原料供应商的准入门槛,国内上海石化公司的YHG041T和独山子石化公司的TUB121N3000B分别在2015年和2017年成为该协会会员。  3、耐开裂聚乙烯(PE100-RC)管材料  PE100-RC树脂被称为第4代管材树脂,在全缺口蠕变试验(FNCT)测试条件下,其耐慢速裂纹增长时间超过8760h。由于其具有优异的耐慢速裂纹增长性能,因此也被称之为“超韧PE100树脂”。  与普通PE100管材相比,在同等条件下,该产品不但能够带来更长的使用寿命和更高的安全性,而且采用现代非传统管道安装技术,可用于管道更新、非开挖安装和管道快速敷设等施工,可以降低管材施工难度,大大降低施工费用。  在聚合工艺方面,通过对分子结构的设计,优化聚乙烯链缠结和结晶度之间的平衡生产PE100-RC树脂。其中双峰聚合工艺一般采用1-己烯作为共聚单体,利安德巴塞尔工业公司利用HostalenACP(AdvancedCascadeProcess)三釜串联工艺技术,采用1-丁烯作为共聚单体生产耐开裂聚乙烯。  在国内,中沙(天津)石化、独山子石化以及中韩(武汉)石化公司采用InnoveneTMS双环管淤浆聚合工艺生产了PE100-RC管材料,上海石化公司采用北星双峰(Borstar)专利技术开发了耐开裂聚乙烯PE100-RC管道专用料YHG041RC。  在国内相关标准中,国标GB15558.1—2015《燃气用埋地聚乙烯(PE)管道系统第1部分:管材》附录D中,推荐采用一些特殊敷设环境(如无沙床回填)或者非开挖施工等领域,可能需要采用具有高耐慢速裂纹增长性能PE100混配料。  4、低熔垂大口径聚乙烯管材料  与传统的球墨铸铁相比,大口径聚乙烯管材具有卫生性、耐腐蚀性和焊接性能好等方面的优势,因此在污水排放、海水养殖、海水淡化工程、工业冷却水供给等领域应用广泛。  但是在生产大口径聚乙烯管材时,随着最大工作压力的增大,管材的壁厚也逐渐增加,冷却固化的速度慢,熔体会在重力作用下下垂,造成上面壁厚小,下面壁厚大,即熔垂效应。  因此需要选用特殊的原料,即低熔垂聚乙烯管材专用料,使生产的管材壁厚均匀。对于双峰聚乙烯管材来说,要想获得抗熔垂性能好的产品,需要提高管材料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使高相对分子质量部分的含量更多。  国内一些石化企业通过对双峰聚乙烯聚合工艺条件的优化,平衡产品的加工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关系,开发出低熔垂大口径聚乙烯管材专用料。  吉林石化公司利用Hostalen淤浆聚合装置,在双峰PE100级管材料JHMGC100S的工艺基础上进行了工艺优化,成功开发了低熔垂大口径聚乙烯管材专用料,产品质量得到了用户的认可。  独山子石化公司在Unipol全密度聚乙烯装置上,利用进口的PRODIGYBMC-200催化剂开发了单反应器双峰低熔垂大口径聚乙烯管材专用料UHXP-4808。  上海石化公司利用北欧化工的Borstar技术在4PE装置上成功开发了YHG041LS专用料。  5、耐热聚乙烯(PE-RT)管材料  PE-RT是乙烯与α-烯烃的共聚物,具有环保、耐高温、安装方便、可回收再利用等优势,使其迅速成为地暖管、铝塑复合管、输油管等的主要材料。  国际标准ISO22391—2:2009将PE-RT管材分为两种类型,即Ⅰ型和Ⅱ型。按照标准要求,Ⅰ型PE-RT管材在110℃以下各温度条件下静液压曲线可以出现拐点;Ⅱ型PE-RT管材在110℃以下各温度条件下静液压曲线不能出现拐点,也就是说明Ⅱ型PE-RT管材耐温耐压性能优于Ⅰ型PE-RT管材。  近些年来,国内石化企业加快对PE-RT管材专用料的研究与开发步伐,打破了国外石化企业的垄断局面。  抚顺石化公司利用加拿大NOVE公司的Sclaritech溶液法工艺开发出乙烯和辛烯共聚PE-RT管材专用树脂,填补了我国以辛烯为共聚单体的聚乙烯产品空白。  齐鲁石化公司利用茂金属催化剂,在Unipol气相法聚乙烯装置生产乙烯和己烯共聚产品QHM22F,之后又开发了QHM32F,在2019年QHM32F的产量超过了QHM22F,实现了PE-RT产品升级替代。  兰州石化公司和扬子石化公司利用三井CX工艺,通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开发了三峰PE-RT管材料。  6、发展建议  由于受我国城镇化管网建设、煤改气政策的激励、国家加大对农业和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促进了我国塑料管道行业的发展。但是随着未来几年炼化一体化项目的陆续投产,PE管材的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若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突围出来,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1)加大高端催化剂研发力度,实现国产化。催化剂作为聚乙烯生产的核心技术,直接影响产品的最终性能。目前,一些管材催化剂还依赖于国外进口,价格相对昂贵。因此实现高端催化剂国产化,无论对提升领域科技创新水平还是提高产品质量,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开发高性能高附加值的管材专用料。与国外厂家相比,燃气管材专用料生产厂家较少,而且颜色单一,需要开发具有颜色管理和抗吸水性能优势的橙色或者黄色管材料。此外,对于PE100-RC管材料,虽然一些厂家已经小批量生产和完成相关认证工作,但是在市场的培育方面还需要一定时间,需要加大市场开发力度。  (3)逐步建立完善的产销研一体化技术服务体系,提高技术支持水平。面对日益加剧的市场竞争,如何提供高水平的技术服务,稳定用户群显得格外重要。国内各大石化企业应当建立产销研一体化的工作思路,从材料的生产、聚合物结构分析表征、管材的加工以及施工质量等方面入手,为客户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4)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产业发展。各石化企业应建立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做好顶层设计和规划统筹,从原料来源、技术选择、产能布局等多方面进行科学论证,降低投资风险,避免同质化产品无序竞争。

    发布时间01-26 16:57    来源:中国化工网
  • 只需阳光就可自然降解 印度研究院发明海藻生物塑料薄膜

      印度国家海洋技术研究所(NIOT)利用海洋海藻和PEG-3000开发了一种生物塑料薄膜,这将对限制不可生物降解塑料的使用产生巨大影响,并改变塑料行业的游戏规则。  据介绍,这款生物塑料薄膜在环境中安全分解,不会留下任何毒性。生物塑料薄膜的物理力学性能与常规塑料的性能相当。  NIOT的科学家们在曼纳湾地区种植长心卡帕藻(Kappaphycus alvarezii),将海藻加工之后加入增塑剂聚乙二醇(PEG)-3000来生产生物塑料薄膜,以获得更高的拉伸强度。PEG是一种无毒、环保的聚合物,主要用于提高聚合物的热塑性,在医药领域常用于制备乳膏和分散剂。  目前的NIOT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塑料聚合物可以在短时间内自然降解而不产生任何有毒废物。这些也可通过普通的食物垃圾收集机制进行处理。这项研究表明,利用海藻进行生物塑料的商业化生产将在未来改变产业游戏规则。  事实上,红藻(kappaphycusalvarezii)是一种海藻,是卡拉胶和其他产品的重要商业来源,具有广泛的工业应用。这些藻类是高度胶状的,只需利用阳光就可以在短时间内(45天)廉价生长,不需要淡水或化学品。  它们也是聚合物的潜在来源,类似于陆地植物基聚合物,可用于制造食品包装和运输袋,有利于良好的透氧和透湿性。而透氧性和透湿性是新鲜农产品包装的两项基本参数。NIOT的科学家建议,在替代有害塑料方面,红色海藻可能是环境救星。  特别在印度这样的人口大国,每年的塑料包装消费量爆棚,生物可降解薄膜将有助于减少随意丢弃的塑料包装对环境的危害影响。

    发布时间01-26 16:57    来源:中国化工网
  • 海关:持续严厉打击洋垃圾走私

      在去年9月于武汉、深圳、广州、天津、厦门、哈尔滨等地同时开展的打击跨境电商渠道走私联合专项行动中,海关缉私局查出某跨境电商平台公司自2019年5月至案发将应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化妆品、奶粉、红酒等货物伪报成跨境电商方式走私进口,并大幅低报货物价格的系列案件,打掉走私团伙15个,涉案案值达16.8亿元。  近年来,与跨境电商等外贸新业态蓬勃发展相对应的,是相关走私活动的逐渐抬头。  “2020年立案侦办跨境电商渠道走私犯罪案件79起,案值104.9亿元。”日前,海关总署缉私局局长孙志杰在例行记者通报会上表示,打击整治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走私活动是海关去年打击走私工作的一大重点,海关积极推进跨境电商专项情报中心建设,以智能研判打击走私活动。  除此之外,围绕洋垃圾、“水客”、农产品、成品油等重点涉税商品等危害国家经济、生态安全各类走私违法活动,海关总署始终保持打击走私高压态势。据孙志杰介绍,2020年全年共立案侦办走私犯罪案件4061起,其中立案侦办涉税走私犯罪案件2322起,案值达927.3亿元。  自2021年1月1日起,中国禁止以任何方式进口固体废物。事实上,自2017年国务院印发《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以来,中国固体废物的进口量已逐年大幅减少。  2020年海关总署开展“蓝天2020”两轮专项集中打击行动,立案侦办走私废物犯罪案件217起,同前一年相比(下同)下降41.7%;查证涉案废矿渣等涉案废物163.1万吨,上升114.2%,禁止洋垃圾入境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尽管如此,由于国外固体废物转移的压力,以瞒报等方式向国内输入的趋势依旧存在。去年5月28日,天津海关缉私局就在“蓝天2020”专项行动第一轮集中打击中查获国家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49.8万吨。  “2021年,我们将继续保持对‘洋垃圾’走私的严打高压态势,切实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孙志杰表示,对此,海关总署将从监管、稽查、缉私等全链条打击,加强境外源头处理,从仓单、来源地进行分析,把防线外推。  此外,2020年海关缉私、商检、监管、卫生等主管部门联动,狠抓防疫物资查堵管控,严厉打击非法出口防疫物资行为,全年行政立案2489起,案值16.8亿元,移交地方公安机关刑事立案43起,坚决维护中国负责任大国和中国制造良好形象。  “国门利剑2021”联合专项行动已展开,孙志杰表示,海关部门将持续遏制走私势头。严厉打击洋垃圾走私,加大对货运渠道伪瞒报、夹藏走私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并对成品油等重点涉税商品走私,以及冻品、食糖等农产品,“水客”走私专项打击保持高压态势,全面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发展。

    发布时间01-26 16:57    来源:中国化工网
  • 全球橡胶手套市场预计2027年有望增至221亿美元

     据Grand View Research, Inc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全球橡胶手套市场2027年有望增长至221亿美元,2020年至2027年年均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4.7%。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个人防护装备,例如手套、口罩、防护面具、隔离服等的需求增加。德国、意大利、印度、澳大利亚、英国等政府不断增加健康卫生领域的支出,有力地推动了橡胶手套市场增长。  各国对于劳动者安全保护的意识不断提升,刺激橡胶手套在汽车、油气、建筑、金属机械、以及化工等领域的劳保市场的消费。  除此之外,消费者越来越注重食品卫生,为了避免与食物直接接触,在餐饮行业中,例如烘焙、食品包装、餐馆等领域,橡胶手套的需求也在增加。  天然橡胶手套由于其高弹耐化学腐蚀等性能优异,在医疗、餐饮等行业广泛应用,2019年占全球橡胶手套收入的41.2%。按产品类型分析,一次性手套生产成本较低,在医疗检查中具备一次性使用的特性,能够有效避免病患间的病原体传播,预计2020年至2027年一次性手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1%。  无粉手套相比有粉手套可以避免在湿润环境下对手部皮肤的刺激,由此政府部门严格限制使用有粉手套。预计2020年至2027年无粉手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5.8%。  橡胶手套在欧洲市场普及率较高,主要用于手部创伤防护及预防感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橡胶手套在意大利、乌克兰、法国、克罗地亚等国家的需求激增,2019年欧洲橡胶手套市场约占全球橡胶手套市场总收入的34.8%。

    发布时间01-26 16:57    来源:橡胶技术网
  • “限塑令”下,期待更亲民的“替代品”

      1月1日起,升级版“限塑令”正式生效,小小的塑料袋成了人们热议、纠结的话题。1月18日,从省商务厅传来消息,商务部组织开发的“一次性塑料制品使用、回收报告系统”已上线运行,山西要求全省商品零售场所开办单位、电子商务平台企业、外卖企业向商务部门报告塑料袋等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回收情况。如此之下,“限塑令”大考已过半月有余,环保风潮虽风头正劲,不可降解的传统塑料袋在连锁超市难觅其踪,然而在菜市场、小商铺、街头流动摊位等地方,仍屡见不鲜。对此,记者调查发现,面对“限塑令”,只有推出更亲民、更合适的“替代品”,才会让商家和消费者令行禁止,有令必行。  农贸、批发市场:环保塑料袋仍难见踪影  1月17日,在太原九州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记者看到,来来往往的行人,购物后所使用的购物袋依旧是传统塑料袋。在市场蔬菜区和肉类区,有不少菜商免费提供给顾客的依旧是不可降解的白色塑料袋。  同日在太原彭西二巷附近的一家超市,这里大多使用的颜色各异、毫无标识的超薄塑料袋。对此,这里一家经营水果的摊贩告诉记者,虽然看过有关环保塑料袋的新闻报道,但是对于一个小本经营的摊贩而言,买卖经营关系中,所有塑料袋都是由摊主免费提供,若不提供,顾客肯定会大大流失。他边说边给一顾客用超薄塑料袋装桔子。  在太原和平路下元附近的早餐店,销售珍珠奶茶的摊主们,将一排排塑料吸管整齐地排列在窗口。在顾客购买中,很熟练地将这些塑料吸管插入奶茶桶中。对于那些销售豆浆和小笼包子的商家,与销售珍珠奶茶的摊主别无二致。  大型商超:普遍使用可降解塑料袋  与农贸、批发市场相比,在太原的大型商超内,可降解塑料袋已渐成一种风气。  1月18日下午,在太原兴华街山姆士超市内,超市的收营员告诉正在结账的王先生,超市的塑料袋已然变成可降解塑料袋,所以中号袋价格也涨成了1元。没有带购物袋的王先生在啧啧称贵的同时,回头对自己的爱人说,下次可得准备购物袋了。该店的王店长告诉记者,从元月起,该超市已经全面使用可降解塑料袋。和以往相比,提前准备塑料袋或购物袋的消费者逐渐增多。相比普通塑料袋,可降解购物袋正面右下角印有“非食品直接接触用生物降解塑料购物袋”的标志,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同样在省城学府街某超市内,超市的收银员告诉记者,该超市自从上架可降解塑料袋后,店内塑料袋销量下降三成左右。  快递行业:渐行渐近的可循环快递箱  2020年11月24日,山西省邮政管理局发布消协,经山西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决定把快递包装治理纳入塑料污染治理体系,将引导寄递企业加大可降解塑料包装和可循环包装的使用力度,力争各寄递企业可循环快递箱(盒)、可循环中转袋在省内实现本品牌网络流通全覆盖,并督导寄递企业优先采购使用经过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认证的包装产品。  事实上,作为管理部门,省市邮政管理局正在积极指导一些快递企业推广可循环使用的包装材料。1月17日,记者在对省城某快递调查了解中发现,该快递公司正在推广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箱,可大量减少胶带、纸箱、填充物等消耗。该快递已率先推行一种名为“丰BOX”的循环包装箱。这是一种采用拉链设计的包装箱,可代替传统纸箱,且无需使用封箱胶带,同时减少箱内填充物。快递员将商品交付至消费者手中后,会将这种循环包装箱带回仓库重复使用。而一个这种循环包装箱可实现50次以上的周转循环使用,可大幅降低包装材料使用量。  与一次性包装相比,这种循环包装箱还增加了防水、阻燃、隔热保温等特殊性能。目前,山西顺丰推广这种循环包装箱后,“快递垃圾”的数量有了显著下降。  不仅如此,山西快递行业在包裹填充物“减量”上,也渐成风气。目前已不少快递行业为填充物使用一个气柱袋,填充物用量明显减少。在太原建机菜鸟驿站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种气柱袋放在家里,也完全可以循环利用。  采访中,无论是商超、集贸市场或批发零售点,记者发现,目前市场上,塑料替代品价格相对要高,对习惯于免费或低价的消费者而言,无论是对商家还是消费者,都是一种负担。尤其是在使用量更多的集贸市场或批发市场里,如果让“限塑令”的效果更加优化,快速推广还需进一步推广价格更加亲民的合适“替代品”,才能从根本上让不环保的塑料制品失去市场。当然在宣传上,还需要对可降解塑料袋做进一步的宣传,以提升商家的环保意识和改变消费者的消费习惯。

    发布时间01-26 16:57    来源:中国化工网
  • 中韩石化成功实现环氧乙烷管输下游企业

      1月20日16时,随着环氧乙烷全程无泄漏输送至武汉化工区下游企业奥克化学公司,标志着中韩石化环氧乙烷管输项目一次投用成功。   当前,环氧乙烷市场边际效益最佳,增产环氧乙烷成为中韩石化重要的效益增长点。该公司环氧芳烃部利用去年底大检修之机,对EO/EG装置进行技改升级,使环氧乙烷设计年产能由15万吨提高到27万吨,如果保持最大产量,受现场装车条件限制,无法实现产销平衡。   为此,该公司开展可行性研究,确定环氧乙烷管输至下游企业成为最佳选择,积极进行装置技改和下游管线铺设。今年1月份,环氧芳烃部先后完成新建环氧乙烷长输管线酸洗、通球、干燥、气密等前期准备,成功将环氧乙烷引入外循环管线。为确保管输顺利推进,该公司专人跟进,校准计量仪表,加大环氧乙烷长输管线巡检力度,投用过程全程监护,确保了管输项目一次投用成功,既缓解了环氧乙烷装车出厂压力,也为提高产能创造条件。

    发布时间01-26 16:57    来源:中国化工制造网
  • 山西发布《山西省化工项目安全准入条件(试行)》

    化工项目应进入化工园区,禁止新建固定资产投资额低于5000万元的化工项目、严禁建设采用异地淘汰的化工工艺技术项目。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安全生产委员发布《山西省化工项目安全准入条件(试行)》,共10条。 一、严禁建设涉及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淘汰落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目录》禁止类、限制类、淘汰类的化工项目。 二、各设区的市、县(市、区)、开发区应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淘汰落后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目录》要求,细化明确所属化工园区(包括化工集聚区)禁止和限制的化工产品、生产规模、工艺、设备等。 三、化工项目应进入化工园区,化工园区内严禁建设与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无关的项目。 四、禁止新建固定资产投资额低于5000万元(不含土地费用、不得分期投入)的化工项目。 五、化工项目采用的生产工艺技术应当来源合法、成熟工工艺,应当通过我省组织的安全可靠性论证。 可靠。从省外引入的精细化工项目与原企业生产工艺技术发生重大变化的,以及国内首次使用的化六、严禁建设采用异地淘汰的化工工艺技术项目。 七、严禁新(扩)建生产光气、氯气、氰化钠、氰化钾、氰化氢等剧毒化学品,硝酸铵、硝酸胍、氯酸钠、氯酸钾等特别管控危险化学品,涉及间歇、半间歇法硝化反应的建设项目。 八、对涉及重点监管危险化工工艺和金属有机物合成反应的间歇、半间歇反应的精细化工建设项目,应在项目立项前完成反应安全风险评估;其中涉及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化反应的,应完成生产工艺全流程反应安全风险评估。禁止建设经安全风险评估确定为工艺危险度4级以上的项目。 九、化工项目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必须装备自动化控制系统,设置符合要求的安全仪表系统、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涉及硝化、氯化、氟化、重氮化、过氧化工艺装置的上下游配套装置,必须具备全流程自动化控制。 十、化工项目立项前应由立项行政部门组织发改、工信、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有关部门进行安全风险防控联合审查。涉及“两重点一重大”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应由设区的市级以上立项行政部门牵头组织安全风险防控联合审查。

    发布时间01-26 16:44    来源:中国氯碱网
  • 新疆天业氯化高聚物入选《石化绿色工艺名录》

    近日,从国家石油和化工网获悉,新疆天业气固相法氯化高聚物工艺技术再次成功入选《石化绿色工艺名录》(以下简称《名录》)。 据悉,此前气固相法氯化高聚物工艺已入选《名录(2019年版)》,该技术产品获得工信部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绿色产品”认定,此次成功入选《名录(2020年版)》是国家相关单位对该工艺的极大肯定。 《名录》是以《关于促进石化产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产业〔2017〕2105号)为指导,严格遵循先进性、产业化、宜推广的要求,筛选增补的工艺在产品品质、能耗、物耗、三废排放、工艺安全等方面综合评估具有显著的优势,对行业“绿色”发展具有引导作用。 此次入选的气固相法技术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氯化高聚物生产工艺。传统水相法技术工艺流程复杂、能耗高,废水排放量大且处理困难,气固相法技术工艺流程简单,绿色高效,无废水排放的优势已引起了行业广泛关注。 新疆至臻化工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至臻化工)作为新疆天业(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坚持创新发展思路,汇聚创新发展要素,积极推进无汞催化、新材料开发、乙二醇下游产品研发等新技术、新工艺,为企业及行业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2017年,至臻化工组建氯化高聚物研发团队,瞄准世界上最先进的气固相法工艺,联合清华大学、石河子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校,从实验室小试、中试,到千吨级工业化示范装置,最终开发出全球首套分置式气固相法循环流化床装置,解决了气固相法氯化高聚物工艺氯化过程中物料易返混、撤热难、氯化不均匀的难题,生产出了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及市场要求的氯化聚氯乙烯树脂。 据了解,团队还成功开发出了气固相法氯化专用聚氯乙烯树脂及氯化高聚物下游产品配混料技术,形成了从原料到制品的上下游一体化技术,打破了国外气固相法氯化高聚物技术封锁,实现了气固相法氯化高聚物设备及工艺国产化、绿色化,为氯碱行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绿色科技力量”!

    发布时间01-26 16:44    来源:中国氯碱网
  • 调查:上周美国原油库存料攀升

      外电1月25日消息,周一公布的一份初步调查显示,上周美国原油库存可能增加,馏分油库存料出现五周内首次下滑。    受访的六位分析师平均预估,截至1月22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可能增加60万桶。      此前在截至1月15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增加440万桶,分析师此前预期为减少120万桶。    美国石油协会(API)将于周二(北京时间周三4:30)公布原油库存周报,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将于北京时间周三23:30公布其库存报告。    分析师预估,上周美国汽油库存可能增加170万桶。    包括柴油和取暖油在内的馏分油库存预估减少大约20万桶。    调查显示,上周炼厂产能利用率预计下滑0.2个百分点,1月15日止当周为82.5%。    (文章来源:外媒网)

    发布时间01-26 16:44    来源:生意社
  • 投资43.6亿!华峰化学重庆开建年产30万吨原料项目

    华峰化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峰化学”)1月25日晚间发布对外投资公告,公司控股子公司华峰重庆氨纶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重庆氨纶”)将通过银行贷款及自筹的方式,投资建设300000吨/年差别化氨纶项目。华峰化学此次投资的300000吨/年差别化氨纶项目预计总投资43.60亿元,预计72个月完工,分三期实施,其中:第一期为5万吨/年,建设期预计24个月,第二期为15万吨/年,建设期预计24个月,第三期为10万吨/年,建设期预计24个月。项目建成后按年均销售额(含税)884,226万元核算,静态投资回收期(税后)5.11年(不含建设期)。华峰化学表示,上述项目投产后,公司整体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差异化产品比重将进一步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将显著提升。业内人士此前表示,氨纶头部企业拥有一定的竞争力和资金实力,仍可以通过工艺优化、投资新设备、布局新基地提升成本优势,包括华峰氨纶、晓星、泰和新材、恒申氨纶。不过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国内氨纶企业数量20余家,处于行业低迷、竞争劣势地位的尾部企业基本没有扩产意愿。华峰化学日前表示,近期氨纶由于受到供需关系的影响,行业景气度持续上升,产品价格持续上涨,行业内扩产热情高涨,且本轮宣布扩产计划的大部分集中在头部的企业,这有利于行业集中度的提高,但也要警惕未来产能集中释放时带来的市场波动。华峰化学方面坦言,公司多年来一直坚定看好氨纶行业未来前景,一直有序的进行新产能的投放,主要原因如下:首先是消费观念转变及消费需求升级,使氨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氨纶表观需求仍保持稳定增速;其次从供应端来看,受到疫情影响、成本压力、行业扩产不断等因素影响,行业洗牌进一步加剧,更新换代或淘汰的压力不断增强,氨纶行业集中度显著提高,行业竞争逐步迈向寡头化、差异化。西南证券分析师杨林认为,伴随着近年来在西部投建的氨纶产能增加,当地能源、人工等具备成本优势,目前华峰化学在重庆基地已经投产12万吨氨纶产能,未来继续投建4万吨产能,泰和新材在宁夏投建3万吨氨纶产能,未来继续增加3万吨产能。以华峰氨纶为例,2018年重庆氨纶毛利率较瑞安基地高10%,2018年浙江电力成本较重庆高8%,温州人力成本较重庆高5%。另外,随着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单吨氨纶投资额逐步下降,华峰重庆基地单吨氨纶投资额下降15%。观察来看,而华峰化学在重庆基地的氨纶项目充分利用当地优势,继续扩张公司规模以及提升整体竞争力,与同行业拉开差距。观察来看,华峰化学的重庆氨纶项目具备多个方面的优势:一是设备自动化水平更高;二是用电成本更低;三是人工成本低;四是蒸汽价格优惠,单吨氨纶消耗蒸汽3-4吨;五是重庆园区地下页岩气丰富。此外,华峰化学工艺技术水平行业领先,采用多头纺、高速纺及连续聚合等工艺技术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产品差异化方面,公司超耐氯氨纶、耐高温黑氨纶、纸尿裤用氨纶产品已实施产业化,产品品质、性能、生产效率提高,同时,空包一体机、经编绒布、圆机、棉包等产品逐步成为主流市场的主打或标杆产品,有效提升公司产品品质,拓宽产品的应用领域。依托成本优势,华峰化学未来稳步推进重庆产能扩张,未来实际产能有望达到25万吨,成为全球最大的氨纶企业,按当前20万吨产能测算,氨纶价格每上涨1000元,公司净利润增厚1.5亿元。杨林预计,国内氨纶头部企业仍以积极的扩张策略为主,未来2-3年新增产能14万吨,随着行业分化加大,氨纶集中度加速上升。中长期看,随着氨纶进入门槛提高,供需格局将逐步优化。公开资料显示,华峰化学的前身浙江华峰氨纶股份有限公司设立于1999年12月,总部位于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瑞安经济开发区,2006年于深交所上市,主要从事氨纶纤维的生产、销售和技术开发,氨纶产量位居全国第一、全球第二。2019年,公司大股东华峰集团将旗下专业从事聚氨酯原液、聚酯多元醇和己二酸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子公司华峰新材注入上市公司,实现聚氨酯优质资产整体上市。华峰新材的聚氨酯原液和己二酸产量均为全国第一,是聚氨酯细分产业领域的领军企业,通过优质资产整合有利于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将上市公司打造成全球聚氨酯制品行业龙头。截至目前,华峰化学聚氨酯原液产品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聚氨酯鞋底原液国内市场份额达到60%以上,并在南非、巴西、越南、印度、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地建有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国内主要制鞋厂商以及耐克、阿迪达斯、斯凯奇、亚瑟士、李宁等世界著名运动产品制造企业,都直接或间接使用公司产品。据悉,华峰化学的氨纶主要分布在瑞安、重庆基地,氨纶市场占有率20%以上,国内第一,全球第二。2018年,公司在重庆启动10万吨氨纶项目,目前一期6万吨已经全部投产。截至目前,华峰化学拥有聚氨酯原液产能42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约63%,国内第一,聚酯多元醇产能42万吨,己二酸产能48万吨,国内市场占有率约34%,国内第一。2019年5万吨聚氨酯原液和5万吨聚酯多元醇投建,目前25.5万吨己二酸已在试运行。财报显示,2003-2018年,华峰化学依靠氨纶业务持续增长,从5亿收入规模扩张至2018年44亿,年复合增速15%。在过去的氨纶周期里面,公司氨纶主业始终保持盈利,其中,2016年子公司辽宁华峰计提减值4亿多,剔除提减值影响,当年盈利约1.7亿元。另外,在2013年之前公司盈利有明显的周期波动性,2012年盈利仅1800万元,2013年之后盈利重心明显抬升,主要是公司重庆产能陆续投放,一方面产量释放增厚利润,另一方面成本优势扩大。2019年随着华峰新材料资产整合完毕,公司收入规模约140亿,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约18亿。2020年前三季度,华峰化学实现营业收入99.42亿元,同比下降1.8%;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12.41亿元,同比下降8.27%,报告期内,华峰化学控股子公司重庆氨纶投资建设的年产10万吨差别化氨纶项目一期工程正式达产,开始贡献利润 至此,公司氨纶产能已突破18万吨。华峰化学1月15日晚间披露的业绩预告显示,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下游需求复苏,公司主要产品氨纶、己二酸的产销量较去年同期有明显增长,公司整体营业收入进一步提升,预计2020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亿元-25亿元,同比增长8.61%-35.76%。中泰证券研究员谢楠认为,2020年疫情冲击下,华峰化学作为行业龙头的盈利韧性得以体现,而在“十四五”期间,公司有望凭借优秀的营运能力加速发展,巩固细分子行业龙头地位,持续在聚氨酯产业链上“纵向延伸、横向拓展”,向世界一流的聚氨酯材料企业迈进。

    发布时间01-26 16:44    来源:天天化工网
  • 共2278页

  • 转至第 页
热点文章
  1. 01

    科尔沁区一化工厂发生事故

    01-22

  2. 02

    利尔化学2020年全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9.69亿元

    01-21

  3. 03

    150万吨/年!天津乙烯总产能刷新历史高点

    01-26

  4. 04

    突发!全球最大疫苗生产工厂起火!需求激增!刺激多类化工材料暴涨!

    01-25

  5. 05

    亚洲有望取代欧洲,成为生物降解塑料最大消费市场

    01-25

  6. 06

    广州石化固废处理实现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

    01-25

  7. 07

    工信部公开征求《稀土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意见

    01-22

  8. 08

    拘留10日!东莞一工厂发生火灾,企业负责人因报警不及时被拘

    01-22

  9. 09

    俄罗斯去年聚氯乙烯产量同比增长0.2%

    01-25

  10. 10

    宁德时代注资10亿成立新能源科技公司

    01-21

化工易在线客服

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即可获取您的专属顾问

通知

VIP定制

置顶

  • 关于我们
  • 服务协议
  • 隐私条款
  • 人才招聘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17-2019 广州化工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号: 粤ICP备08015174号-10